
来源:雪球App,作者: 实践复利奇迹,(
,全称“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
初次关注这个是在2019年的时候,那时它刚上市1年多时间。截止现在上市时间刚好5年时间。
从初次关注到现在,连续观察了近几年的业绩、经营、品牌等变化,整体对描述如下:
一、成立于2006年,2017年11月A股上市,以多品牌孵化战略为主,最初产品以100元以下为主,现在300元左右的产品是销量占比最大的。从低端入局,逐渐布局中高端产品。
近几年成立了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发现并购其他新锐品牌。
不管是上市还是非上市,“”在同行业中,这几年的市场表现应属第一。
不管是从线下到线上的消费渠道改变,还是品牌力的塑造方面,我看到的现象是,“”均优于目前其他几个国产化妆品品牌的经营现状。
自上市至今5年,收入增长了2.5倍,净利润增长3倍,增长率高于同行业水平。
目前在护肤品行业中市场占有率3.1%。
二、品牌力:目前两大主打品牌是(护肤)和彩棠(彩妆),分别占总营收比重是82.8%和5.3%
坚持“多品牌孵化+明星大单品+并购”发展之路。近三年成功打造出“红宝石”1.0、2.0、3.0系列大单品,以及“双抗精化”“源力精化”。逐渐从单价100左右的产品向300元以上中端产品转化,提升了品牌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盈利能力。
今年6促期间,早C晚A套装(双抗精华+红宝石精华),红宝石面霜,双抗精华面膜、源力修护精华分别位列TOP5,市场热度较高。
2023年近期新推出的“能量”抗衰系列,定位进一步提升,价格单瓶达到500左右。
做为国货品牌中的一员,“”品牌正在逐渐的被众多消费者认识。
三、实际控制人从1996年开始代理化妆品到创立品牌成立至今,在该行业里摸爬滚打有27年时间。
具备较强的行业专业性和市场敏感度。对于整体发展及前景规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对高管的评价,出于观察到的几个点:
1、线下到线下的提前布局转换。我看到的数据是比慢了至少两年。
2、能准确捕捉到市场消费热点并快速做出反映。比如2019年的大爆品“泡泡面膜”,比如“早C晚A”护肤概念的“红宝石”和“双抗”系列,再比如“以油养肤”概念。只要是热点概念,就能看到的针对性新品推出,营销做得也非常到位。
3、在别人仍在依靠大主播销售的时候,提早开始进入抖音,培养自播能力。目前也已形成了一定的销售规模。
四、从国外化妆品品牌发展历史来看,在做好自身品牌的同时,并购其他品牌,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发展路径。这几年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另外持续打造自己的明星大单品,对巩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SK-II“神仙水”、 的“小棕瓶”、 LaMer的“海蓝之谜面霜”、赫莲娜的“黑绷带”。
这些都是经久不衰的大单品。产品与品牌之间已经形成了心理绑定效应,如,说起小棕瓶就会想到,说起雅诗兰黛就想到小棕瓶。
的“红宝石”也是这样的一条打造路线。
五、从行业角度看,目前中国的化妆品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近两年国货品牌形象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还是国外品牌。
对标日、韩本土化妆品发展之路,国货崛起还有较长一段发展之路,所以中国的国货化妆品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从这几年的观察来看,是个好,并且处于国货品牌崛起的初期阶段。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但是也正是因为是初期阶段,行业竞争也非常激烈,谁主沉浮,谁也不能判断准确。个人建议,可以买,但是避免追高进入。
简单估值:
近3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是21%、20%、38%,2023年半年报增长高达68%(主要是净利润率同比提升)。
从今年的半年报来看,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应能达到86亿没问题,净利润大约12亿左右。
忽略掉最的增长率,保守按这几年最低的增长率(20%)估算,到2026年,净利润21亿左右,按25倍PE,市值525亿。按30倍PE,市值630亿。目前市值406亿。
自上市以来的PE都是比较高的,这与行业和的空间想象力有关。
关于应该给什么样的PE合适?有人认为25倍或30倍太少了,不符合市场平均定价,锚定历史平均PE比较合适。
关于能不能按历史PE?这一点看看就知道了。
估值其实就是估一个区间,对于合理区间,高估区间,低估区间,做到心里有数。
操作的时候,做到不盲目的同时接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回报预期做出选择就行。$珀莱雅(SH5)$
原文链接:珀莱雅
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投稿至邮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