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易为「斑」苦。
年龄稍大一些,就易面色黧黑,肤色发黄暗淡或发青,脸上长斑,皱纹丛生等,分分钟老十岁。
更可怕的是,有时候你以为在脸上看不到斑,其实肌底早已被黑色素占领(如果得不到及时清除,底斑「浮出来」也是早晚的事),脸上一颗斑,脸下一窝斑。
尤其是人人都怕的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常见的慢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疾病,属于色斑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称、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的褐色斑片。
图片来自网络
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 与遗传、日光照射、内分泌异常、妊娠、 肝脏疾病等引起黑素合成增加、皮肤血管增生、 皮肤屏障破坏及炎症反应相关。
在中医看来,则多和肝郁、脾虚、肾弱有关。
肝郁的人易长斑
黄褐斑属中医学「面尘」「黧黑斑」「肝斑」范畴, 「面尘」病名最早见于 《灵枢》,云:
「肝足厥阴之脉,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 丈夫颓疝, 妇人少腹肿腰痛, 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外科正宗》也提到: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黑斑,色枯不泽。
长斑的原因,有很多。
早衰的,人到中年的,肝肾两虚,肾精不足,阴水不够(女性的荷尔蒙分泌不够),肝血亏损,精血无法濡养头面部。
津血虚则生热毒污浊虚火,反复熏灼造成面上黑气,火燥结滞成斑,色枯不泽。
如果你是这种问题,你还可以摸一摸你自己的脖子,是不是特别僵硬,肩背两侧的肌肉紧张拘急,或者有没有脊柱侧弯的问题。
这种情况脖子不通的话,气血也没办法供上到脸部,加剧长斑、长皱纹、暗沉的问题。
此外,女性黄褐斑的多发也和肝郁有关。
《普济方》 中有「面上黯,此由凝血在脏……面尘脱色,是主肝」认为面上长斑,和肝气凝滞郁结有关。
女子以肝为先天。凡情志失调,如肝郁气滞、暴怒伤肝、思虑伤脾等,皆可使气机紊乱。
忧思抑郁,肝气不舒,肝血不足,解毒工作就无法有序完成,气堵着血又过不去,变成瘀斑。
气郁停滞,生湿生痰,气血逆悖, 不能上荣于面,则生褐斑,整张脸就变脏了。
身体堆积的阴寒、浊毒、郁气、污垢、淤堵就不能顺利排出体外。
肝郁气滞久了,就会化火,身体多出来的这些热,混着这些寒、浊、郁,变成身体上的疙瘩、胸口上的结节、增生,脸上的色斑、闭口、粉刺。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郁的人往往多伴有脾胃虚弱,阳明脉衰。
ps:附上肝脏健康自测清单
肝好不好,可以简单看一下这几点:
1.无端感到烦躁、爱生气、焦虑忧郁,记忆力下降
肝主疏泄,疏泄不及,人就容易郁闷抑郁;疏泄太过,人就易怒、焦虑。
2.眼睛干涩无神、赤痛、有血丝,易疲劳
《黄帝内经》说「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肝火旺,眼睛就容易不舒服。
3.肤色发黄,脸色暗淡或发青,脸上长斑
肝主青色,肝不好,面色容易发青、长肝斑。肝木乘脾,面色就青黄暗沉。
4.夜里睡眠不好,多梦睡不安稳,半夜1~3点易失眠
半夜1~3点是肝经循行的时间,肝藏血舍魂,肝血不足无以濡养,睡眠就容易出问题。
5.月经量少、经期时而提前时而推后
肝血不足,无法充养冲任,则月经量少,肝气疏泄出问题,月经有时提前有时推后。
6.身上长结节、增生、肌瘤
肝气郁结,身体气血运行受阻,停滞不通,就容易长结节、增生、肌瘤。
7.指甲表面有凸起棱线,或向下凹陷
肝其华在爪,肝出问题,指甲上就有明显的。
如果你符合以上2~3条症状,说明你的肝负担可能很大了。
其次,是和脾胃有关。
《黄帝内经》:「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几乎覆盖了我们整张脸,阳明经本身就是多气多血的经络,如果阳明脉衰。
也就是脾胃和大肠功能衰弱了,外在表现就是面始焦,脸色晦暗了,不滋润了,没有弹性了。
月经不好,斑易找上门
除此以外,女性以血为主、以血为用。
黄褐斑的发病除了与脏腑功能紊乱有关外,与月经周期的变异亦有明显的关系。
白艳秋等研究也提示该病与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睡眠不佳等因素有关。
因此,临床上多以调经作为女性黄褐斑治疗要法。
一般来说,多在月经前1周开始服药调经,在经前期活血和血,化瘀调经,既调月经,又祛斑。
罗大伦老师就推荐有黄褐斑的偏于淤血体质的女性,可以试一下桃红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六味药物组成。
其中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滋补肝肾,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化滞消斑。
但要注意,红花可回乳,不适合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也不适合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总的来说,黄褐斑的发生,和肝郁、肾虚、脾胃虚弱有关。当中气血瘀滞不通是重要的环节。
如何赶走黄褐斑
根据《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黄褐斑大致可分成以下类型:
1.肝郁气滞证
表现:斑色深褐,弥漫分布;常伴情志 不调,或焦躁不安,或抑郁苦闷,胸胁胀满,口苦咽 干,经前胀痛,月经不调,舌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
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逍遥散加减
伴口苦咽干,焦躁明显者,加牡丹皮、 栀子;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香附;斑色深褐色而面色晦暗者,加桃仁、红花、杏仁、冬瓜仁;少许风药促斑消散,常用白鲜皮、蝉蜕、白芷、僵蚕等。
常用中成药有: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舒肝散,柴胡疏肝散等。
2.脾失健运证
表现:斑呈灰黄褐色,状如尘土附着,面白少华,可伴疲乏无力,困倦,纳呆,痰多易咳, 色白粘,月经色淡,白带多,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或薄白腻,脉濡或细。
治则: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伴月经量少色淡 者加红花、益母草;气虚乏力,脉细加黄芪、党参、太 子参;肝郁气滞情志不畅加柴胡、元胡、郁金、香附等。
常用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健脾舒肝丸等。
3.肝肾阴虚证
表现:面色皮肤黑褐,色斑呈蝶形,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舌淡或红,苔少,脉沉细。
治则: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阴虚火旺明显者,加知母、黄柏;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珍珠母等;病久斑色深者,加白芷、僵蚕、丹参等。
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滋补肝肾丸等。
4.气滞血瘀证
表现:面部皮肤多呈黄褐色,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治宜疏肝理气,化瘀通络
治则:疏肝理气,化瘀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注:以上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
除了方药内服,中医还有很多调理黄褐斑的特色非药物疗法方案。
作用于局部,能够疏通局部经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淡化色斑的作用。治疗上常采用局部围刺配合 。
黄褐斑其发病多与肝脾肾相关,故选取其脏之背俞穴,调整其气之盛衰。
沙书娅等采用背腧穴(肺俞、膈俞、肝俞、肾俞)联合局部围刺治疗 61 例黄褐斑患者,其皮损及颜色明显改善。
我们人体的皮肤是非常神奇的器官,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屏障,抵御各种外邪,同时也是我们身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的沟通载体。
中医讲「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身体内部的问题有时候也会在面部反应出来。面部刮痧能够疏通面部的经络,使得气血能够顺畅上涌到脸部,排出脸上的垃圾,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莫励敏单独运用面部刮痧疗法依据体质辨识,因人施 用,疗程结束后,痊愈4例、显效26例、有效24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90.0%。
于川采用面部刮痧联合腹部刮痧治疗 30 例肝郁气滞型患者,其总有效率高于口服药物组达到 93.3%。
不过要注意,面部皮肤娇嫩,刮痧要注意力度轻柔,不要求非得出痧。
有研究发现,有黄褐斑的人,往往在肩背部有其对应的结节点。刺络拔罐可以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进而达到淡斑的效果。
王彩霞等治疗 40 例黄褐斑患者,在面部色斑处进行散刺并在双侧肺俞和膈俞进行刺络放血拔罐,治疗 3 个月后,其总有效率为 95%。
王婧等采用结合刺络拔罐治疗 35 例患者,阿是(色斑局部)、中脘、气海、 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并根据辨证配以相应穴位加以刺络 拔罐,取穴双侧肺俞、膈俞,其总有效率为 91.5%。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危险性高,务必由专业医师操作。
古代称之为「燔针」「烧针」,能够疏通局部气血经络,也是调理黄褐斑的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
火针能促进局部皮肤气血代谢循环,有温通气血和活血化瘀的效果。
黎敏婷运用毫火针面部阿是穴、太阳、颧髎、下关、阳白、合谷、三阴交、太冲并结合口服逍遥丸治疗黄褐斑 33 例,其有效率高于单纯口服药物组。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贴压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
陈澈辨证论治运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贴压联合激光治疗 30 例黄褐斑患者,选取主穴面颊、耳郭阳性敏感点、肺、肾上腺、内分泌, 肝郁气滞配肝、胆、三焦;
脾虚痰阻配脾、胃、大肠;肝肾不足配肝、肾、内生殖器,其治疗后皮损明显小于单纯使用激光组。
陈天芳采用耳针治疗 36 例黄褐斑女性患者,取耳穴:
面颊区、肺、内分泌、皮质下、内生 殖器、肾、心和神门,隔日治疗 1 次,10 次为 1个疗程,经治疗总有效率为 91%。
临床上,也常用中药磨粉外用处理色斑。
比如常用的中药有:
白术,能去死肌、消痰水、拆开皮肤中的风水之结,入胃脾二经。苦温燥湿,健脾利湿,适合脾虚不能化生精微、水湿上泛导致的肤色暗沉。
《药性论》记载其能:「主面光悦,驻颜祛斑。」
白茯苓,甘平泻水,入肺,能白肤消水肿、消痘。
《本草品汇精要》:「白茯苓为末,和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白蔹,苦平能祛热、痘痘,入肝胆。
《神农本草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
《药性论》:「可治面上疮疱。」
白芨,苦平去疮脓、痘痘、死肌,入肺。
《药性论》:「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洗面黑、祛斑。」
白僵蚕咸平,能去皮肤间诸风,功擅祛风,通血脉,开窍,疏泄面部的郁气和瘀滞。
鼎鼎有名的美容方七白膏,也是古人常用来去黑除暗沉的美容外用方。
七子白面膜粉拼团59/罐,点击了解
《御药院方》:香白芷、白蔹、白术、白茯苓、白芨、白附子、细辛。
为细末,以鸡子白调,丸如弹子大,或如人小指状,阴干。每夜净洗了面,温浆水于瓮器内磨汁,涂之极妙。令人面光润不皱,退一切诸䵟皯。
激光祛斑有没有用?
除了这些方法,大家可能还比较关注这些问题。
比如像激光祛斑有没有用?护肤品能不能祛斑?
激光/强脉IPL冲光治疗治疗黄褐斑的关键在于对皮损炎症反应程度的控制。无论是选择激光还是IPL,参数设定都要比较温和。
Q开光的大光斑低能量或点阵模式,以及点阵激光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且复发程度较轻,可在临床应用。但目前不推荐作为临床维持治疗手段。
所以大家如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激光祛斑,一定要找正规的有资质的医院,不要在美容院进行哦。
有黄褐斑的人,
可以用祛斑的护肤品吗?
共识指出,目前研究发现,黄褐斑皮损屏障异常,对日光暴露部分的皮肤色斑在使用脱色剂的同时,还应注意皮肤保湿和屏障功能修复。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抗敏、保湿作用的医学护肤品,增强皮肤耐受性,促进皮肤屏障修复。
但要注意,市面上很多打着「祛斑」旗的护肤品,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资质和功效,很多护肤品也只是简单的保湿作用。
大家对护肤品的期待还是要适当放低,以正规安全,适合自己肤质为标准,不要盲目跟风。
黄褐斑的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看医生坚持调理外,日常的养护也是必不可少。
日常千万注意这几点
1.防晒很关键
防晒对有色斑的人来讲最为重要,春夏秋三季尽量避免直接日晒,日光的暴晒或X射线、 紫外线的照射,因为这些皆可促发色斑,并使其加剧。所以该打伞戴帽子戴面罩的时候,千万别偷懒哦~
2.保持心情舒畅
前面提过,黄褐斑的发生和肝郁有密切关系。现在女性工作、 生活压力大,多有焦躁不安或抑郁苦闷,情志不畅,首累气机,影响肝之疏泄,日久气滞血瘀而面部生斑。所以,还是要注意条畅情志,避免情绪波动过度。
3.不熬夜,睡好美容觉
合理、规律的睡眠是保证内分泌平衡的重要条件。而临床上大多数黄褐斑患者,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还是要好好睡个美容觉啊。
4.调理月经
黄褐斑与月经问题是不可分割的。有研究发现女性黄褐斑患者中大多数伴有月经过少,经过6个月调理后,月经量增加,色斑也会逐渐变淡改善,提示黄褐斑与月经过少有一定的相关性。
5.饮食有节
对于平常容易肝郁的人,日常可以适量吃点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如小麦、芫荽、葱、蒜、黄花菜、萝卜等。
此外,也推荐大家可以适当多吃当季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色泽鲜亮的水果。
(并不以水果作为主食,而是在脾胃能够承受的状态,身体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情况下,适量吃点含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很好地抗氧化、淡化色斑)。
因为它们一般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抗氧化剂等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抗老化以及色素沉淀的作用。比如猕猴桃、柠檬、橙子等。
有黄褐斑的女性一般多数容易合并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等问题,遇到这些情况一般不建议吃雌激素含量丰富的东西,如蜂王浆、燕窝、鱼胶、海参、雪蛤等。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气皆上注于面。
其实,我们的脸还充当了健康显示屏的作用,脸上的色斑,皱纹等,往往反映了身体内部的状况。
想要好皮肤,还是要把五脏六腑的功能保持住,有短板马上补。
▍参考文献【1】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2】刘拥军,赵伊宁,李妍.黄褐斑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21(6):15-17.【3】李青.黄褐斑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2021(1):110-112.【4】杜桂营,樊晓红.尹翠梅中医辨治黄褐斑经验[J].山西医药,2021(19):2823-2825.【5】肖云,祁原婷,徐涟,秦建平,李文瑶,傅昱,项春花.女性黄褐斑发病情况与月经过少相关性初步探索[J].皮肤病与性病,2017(6):437-438.【6】邱馨锐,冯文雅.面部刮痧在黄褐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21(2):186-.
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投稿至邮箱: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