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国货还是进口品,品牌们都面临着在不同渠道、不同平台的选品、运营、渠道资源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早在2021年5月,A股领先的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百洋医药就利用在医药领域沉淀的品牌运营核心能力和产业资源,宣布启动全国首个“功效型护肤品商业化平台”。该平台致力于从医学准入标准、消费体验升级、精准营销方案三个维度助力功效型护肤品品牌在市场的发展。
日前,百洋功效型护肤品商业化平台更是再添新成员,与第一三共就美白专研品牌传皙诺签署了合作协议。
资料显示,第一三共为全球知名的跨国原研制药集团,也是最早一批将传明酸制剂化并投入市场的企业,对传明酸拥有50多年的研究经验;传皙诺为第一三共旗下功效护肤品牌,成立于2007年,产品使用第一三共原产的传明酸成分。2019年,传皙诺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百洋医药表示,百洋医药作为第三方商业化平台,将发挥商业化推广专业能力,与第一三共协同推进具有临床医学证据的功效护肤产品进入应用场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选择。
做“功效护肤品牌的运营商”
显然,此次合作,寄托着第一三共对百洋功效型护肤品商业化平台实力的期待。
事实上,自百洋功效型护肤品商业化平台成立以来,除了传皙诺外,平台已与日本Coed制药的克奥妮斯(Quanis)、佐藤制药旗下的艾思诺娜(Excellula)、细川制药的诺湃(Nanoimpact)建立了中国市场独家合作关系;与可复美、Tripollar等品牌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其中,百洋医药已将克奥妮斯打造成微晶眼膜品类的领导品牌,其运营的基底膜抗衰品牌艾思诺娜高速增长,三年销售破亿。对此,百洋医药功效护肤品事业部总经理李镇宇解释为:“针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品牌,我们有精准的营销策略,能够帮助品牌快速地提升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百洋医药就与“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头部企业巨子生物达成了合作,并在2022年深化合作,加码推进可复美品牌的线下全渠道商业化布局。根据巨子生物披露的财务数据,2019年-2021年可复美收入分别达到了2.90亿元、4.21亿元和8.98亿元,2021年同比增速高达113%。
李镇宇直言:“我们不是传统的品牌贸易商或经销商,我们定位为功效护肤品牌的运营商,不仅实现渠道快速的精准覆盖,更有百余人的线下营销团队在终端为品牌赋能,帮助品牌实现快速的动销。与此同时,我们为品牌夯实医学背书,通过多元化的专业推广活动,为品牌在终端消费者心智中提升信任。”
具体而言,针对上游品牌,百洋医药联合了战略定位里斯共同研究细分品类,按照品牌生命周期规律做精准的品牌营销。
对下游渠道,百洋医药则严选有医学临床背书及功效认证的品牌,全国布局5000余家化妆品CS店;并与20余家主流药店连锁达成战略合作,推出“百洋挑剔喵PICKY CAT功效护肤严选专区”,赋能营销终端提升坪效,在毛利率、客单价、复购率上提供价值。
成功不是简单的“经验”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百洋功效型护肤品商业化平台上线不到两年时间,实现了多个品牌的成功合作案例。这依托的是百洋医药多年来在品牌运营上的经验积累。
资料显示,百洋医药作为A股领先的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在医药健康品牌运营方面具备深厚的实力,成功搭建品牌高速公路, 为上游工业企业提供商业化解决方案。目前百洋医药已合作大中型医院14,000余家、药店370,000余家,孵化出了多个品类领导品牌,与上百家上游企业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了强大的营销网络。
显然,百洋医药在医药领域的成功,为功效型护肤品商业化平台提供了成熟的运营体系以及强大的渠道资源支撑。但平台的运营显然不是简单地百洋医药此前的经验,而是在此前的基础上摸索一套专属于功效护肤赛道的专业打法。
据悉,平台成立之时,百洋医药就整合了国内主流的皮肤科医学资源,帮助品牌塑造医学壁垒,通过对渠道的精准选择,帮助功效护肤品牌快速进入相匹配的营销场景。
未来,李镇宇也表示,百洋功效型护肤品商业化平台将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切实为门店提升毛利,降低费比,提升效率。同时,平台还将与线下门店及线上达人共同投入做顾客的周期性管理,聚焦细分功效,持续跟进客户的使用体验及回馈,让消费者对功效护肤品持续的信赖。
可以看到,无论是从线上到线下、从公域到私域,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品牌合作模式与运营理念,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迭代,百洋功效型护肤品商业化平台俨然已成为了功效护肤市场的“破局者”。
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投稿至邮箱:dxsen@qq.com